(連載19 二、張仲景的《傷寒論》)第三部 傳統文化的融匯與中華文明的拓展 (魏晉、隋唐、宋遼金元)
文章分類:東漢
2、張仲景的《傷寒論》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1] 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傢,被後人尊稱為醫聖。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瞭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張仲景在任長沙太守期間,正值疫癘流行,許多貧苦百姓慕名前來求醫。他一反封建官吏的官老爺作風,對前來求醫者總是熱情接待,細心診治,從不拒絕。開始他是在處理完公務之後,在後堂或自己傢中給人治病;後來由於前來治病者越來越多,使他接應不暇,於是他幹脆把診所搬到瞭長沙大堂,公開坐堂應診,首創瞭名醫坐大堂的先例,他的這一舉動,被傳為千古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