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鎮守薊州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靈壽民間故事】趙南星的傳說
明代著名愛國將領戚繼光1528—1588)抗擊倭寇的故事,從古至今為人傳頌,而他從東南沿海北調京畿重地,時任薊鎮總兵,鎮守薊州,加固長城,抵禦邊族騎兵進內地掠奪騷擾,並給後人留下瞭“積極防禦”的歷史經驗。
戚繼光作為薊鎮總兵,主要負責薊州防務。當時薊州范圍較大,東起山海關,西至居庸關,是明朝“九邊”之一,而相當於今天的天津薊州區一帶,則是戚繼光鎮守薊州的一個防務重點。在薊州防務區域的叢山峻嶺中,綿延著雄偉的長城,懸崖峭壁之間有被稱為“薊北雄關”的黃崖關位於今天津薊州區城北30公裡處),更是京東軍事險要之地,歷史上是抵禦北方邊族入掠內地的重要關口。
薊州北部燕山一帶的長城,始建於南北朝時的北齊,由於年久失修,到明代初期,已多處坍塌,難以成為阻擋北方邊族入掠內地的屏障。而明朝中期以來,韃靼(蒙古族前身)經常率兵攻掠薊鎮、昌黎、撫寧、樂亭等地,搶掠居民、牲畜和財物,並給明都北京造成威脅。
為加強北部邊關的防守,更好的護衛京城的安全,明朝曾在北方先後設置九個軍事重鎮,薊州作為其中之一,尤其受到明政府重視,因此也選任名將鎮守。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朝廷將39歲的抗倭名將戚繼光調到北方,與薊遼總督譚倫聯合主持薊遼沿線防務,整修長城,增設“敵臺”。戚繼光對薊州一帶很熟悉,因為青年時期他曾戍守薊州五年之久。但這次應調入薊州,防務形勢已經發生瞭新的變化,他對這一帶防務情況進行深入調查,並寫出瞭《練兵條議疏》、《上軍政事宜》等奏章,對增加薊州邊防兵力、加強練兵、整頓軍紀等提出瞭一系列設想和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