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到底有多博學?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世界十大通才之一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柳永蝶戀花 柳永蝶戀花寫作背景
文:遊彪
沈括是北宋時期首屈一指的科學傢與科技史傢,他博學多才、善於觀察,在天文、地理、水利、算術、物理、生物等諸多科學領域都有很高的造詣,被稱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晚年,他隱居潤州江蘇鎮江)夢溪園,寫作瞭一部百科全書式的筆記《夢溪筆談》,其中包含瞭他自己的科學探索經歷以及他所見聞的科技成果,展現瞭北宋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沈括為官30多年間走過瞭宋朝很多的山川,這讓他有機會對所行之處的地理、地質進行科學的研究與記錄。熙寧七年1074)沈括察訪河北西路時,根據山崖中的螺蚌化石和礫層的層積帶推斷出太行山在遠古時就是海濱。這種通過地層結構分析海岸線的方式與現代地質學不謀而合,十分超前。在任鄜延路經略使時,沈括發現瞭延州地區人們有使用石油的現象,將之記錄於《夢溪筆談》中。他首次使用“石油”一詞,並預言石油“後必大行於世,自予始為之”,這在900多年前的宋代是非常具有遠見性的觀點。沈括還首次對華北沖積平原的成因進行瞭探討。他觀察到華北許多河流中都含有大量泥沙,又對比古籍中海陸變遷的記載,認為華北平原是由河流中的淤泥沉積形成的。此外,他對比瞭雁蕩山和黃土高原的地貌特征,認為兩者都是通過流水侵蝕形成的。這一發現也是史無前例的,比英國人郝登的流水侵蝕學說早瞭7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