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造反為什麼有正當性?隔代繼承本來就已經打破瞭繼承規則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整不瞭貪官,治不瞭軍隊?看看朱元璋是如何做到的!
關於君主繼承順序的問題,雖然春秋的說法是有嫡子立嫡子,無嫡子立長子,但這隻是孔子的想法,並沒有在春秋戰國的時候成為定制,很多時候都帶有隨意性,也就是看在任的君主喜歡誰就選擇以誰為繼承人。
比如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就沒有按照嫡長子繼承的規則,以扶蘇為繼承人,而是選擇瞭以他更喜歡的胡亥為繼承人,也就是秦二世。如果他有意以扶蘇為繼承人,那麼他就不會選擇讓復蘇和蒙恬一起去監修長城,遠離自己,而會帶在身邊。而最後趙高、李斯之所以能夠擁立胡亥,最主要的原因也是胡亥離得比較近。
漢高祖劉邦則選擇瞭以他和呂後的兒子漢惠帝劉盈為繼承人。而在周勃等人鏟除呂氏勢力後,選擇皇位接班人的時候,也沒有按照嫡長子的規則,而是選擇擁立瞭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甚至都不得高祖寵愛的代王,名義上是代王是當時還在世的高祖的兒子中最年長的,而且也是最賢明的。
到東漢末年的時候,漢靈帝在選擇太子的時候,雖然以嫡長子的規則來說,何皇後的少帝辯更合適,但因為董太後支持陳留王劉協,所以漢靈帝始終沒有確定太子。漢靈帝死後,何皇後才在宦官和何進的支持下,立自己的兒子為皇帝,也就是少帝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