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謙是有名忠臣 明英宗復位後為何要殺於謙?
《明史》曾評價於謙說:“於謙為巡撫時,聲績表著,卓然負經世之才。”那麼,明代於謙是誰。要想全面地瞭解明代於謙是誰這一問題,需要從於謙簡介開始說起。於謙生於公元1398年,卒於1457年,享年59歲。於謙的祖籍雖然在河南商丘,但是於謙自幼在浙江杭州一帶長大。於謙少年時期非常仰慕文天祥,他認為文天祥是一位頂天立地的英雄。為瞭學習文天祥不屈的氣節,於謙經常將文天祥的畫像掛在座位一旁,每當讀書困倦時,於謙都會以文天祥的故事來激勵自己。於謙七歲時,有一個和尚在無意中看到瞭於謙相貌,並且告訴於謙說,小於謙長大後,會是一名拯救朝政的宰相。公元1421年,於謙時年23歲,因為參加考試一舉奪得辛醜科進士,進而進入明朝廷為官。不久之後,於謙跟隨明宣宗鎮壓瞭漢王朱高煦的叛亂。因為於謙在平定漢王朱高煦叛亂中立下顯赫功績,因此明宣宗提拔於謙為巡按江西一職。
隨後幾年,於謙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在山西、河南一帶履行巡撫的職責。公元1446年,於謙因沒有賄賂王振而遭到其他同黨的誣陷入獄。等到於謙出獄後,於謙更加明白肩上責任的重大。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變爆發,於謙親自率領將士抵抗敵軍來襲。明英宗被抓之後,於謙以江山社稷為重,積極挽救明朝政權於水火之中。於謙是歷史上有名的忠臣,一生白衣,自檢樸實,兩袖清風,是一個難得的忠臣,但是為何明英宗復辟後還是要將於謙賜死呢?明英宗由於在土木堡之變中大敗,被瓦刺國抓去當瞭俘虜,期間為瞭國不可一日無君,臣不可一日無首,由於謙帶頭的的大臣們紛紛主張將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立為皇帝,改國號為景泰,瓦刺國本來想利用被俘虜的明英宗來向明朝開條件,並且發軍攻打明朝,卻被以於謙為首領而抵擋住瞭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