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遊戲與標簽化瞭的杜甫,其實是一個極有趣的詩人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劉希夷《代悲白頭翁》,你讀出瞭什麼
杜甫是一個怎樣的人?
初中語文老師喜歡用“沉鬱頓挫”總結杜甫,以致那些對杜甫的認知還停留在學生時代的人永遠對他“敬而遠之”。在他們眼裡,杜甫的詩就像蘇東坡《前赤壁賦》中的那“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簫聲,讓人不禁神淒骨寒。
而再看杜甫的這幅畫像,有亂發垂耳,有零雪沾須,一雙深目斂眉的愁胡眼,一副窮厄流落的模樣。這樣的杜甫,神情凝重、不茍言笑,是一個沒有任何生趣的枯燥貧竭的糟老頭子。
蔣兆和的“杜甫像”
幾歲、十來歲、二十來歲的時候不懂杜甫情有可原,我就是一個例子。二十歲以前隻被動學過杜甫的詩,拒杜甫詩於千裡之外,覺得杜詩過悲,不可久讀。慢慢地,理想主義的人生觀在不完美的現實面前瓦解瞭,開始玩味杜甫的詩,但對杜甫麻鞋裹足、襤褸束臂、糟糠填腹、賣藥糊口的人生依舊喜歡不起來。隨之,有瞭比較實際一點的抱負,才開始敬畏杜甫,感慨他能夠“上感九廟焚,上憫萬民瘡”是何等胸次與境界!直到不久前,我還寫瞭一篇文章希望自己能夠像杜甫一樣永遠保持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