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傢軍的最後一戰,讓努爾哈赤苦不堪言,幸存士兵說一句感人的話
戚繼光是大明一朝最有名的抗倭將領,當時明朝北部正在遭受蒙古鐵騎的踐踏,形勢危急。因此無暇騰出手來大力回擊倭寇在東南沿海地區的騷擾,百姓們不得不面對倭寇的燒殺搶掠,處境艱難。戚繼光面對這種形勢,立下瞭“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志向,帶領戚傢軍阻擊倭寇,百戰百勝,蕩平倭寇之亂,被後人奉為與嶽飛齊名的民族英雄。後因奸臣挑撥,戚繼光被罷免還鄉,不久病故。戚繼光去世以後,為明朝留下瞭一批作戰經驗豐富調度有方的軍官和一支紀律嚴明,百戰百勝的軍隊,以及他以畢生經驗所寫的練兵紀要。這些都成為瞭明朝在後來戰爭中的重要力量,他的書也成為瞭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據史料記載,戚傢軍成軍於嘉靖三十八年,共有四千人,因其為戚繼光訓練而得名,被贊譽是“16—17世紀東亞最強大的軍隊”。據記載,戚繼光一直為明軍戰鬥素質低,戰鬥力弱而憂心。
一次偶然遇見永康曠工和義烏曠工打架的場面,有數萬人之眾。戚繼光高呼“有此一旅,可抵三軍”。於是就召集瞭義烏的曠工和農民大約四千人左右組成戚傢軍。戚繼光對這支部隊進行瞭嚴格訓練,終成紀律嚴明,戰鬥力強的史上名軍。戚傢軍自成軍那日起,從未嘗過敗績,嘉靖四十二年的海衛之戰中,斬殺瞭倭寇兩萬餘人,盤踞在福建的倭寇被消滅殆盡。自戚傢軍成軍到戚繼光離職,戚傢軍共斬殺擊退敵軍十五萬餘,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令人恐怖的戰績。戚傢軍廣受贊譽推崇不僅僅是因為他們驕人的戰績,更重要的是他們作風優良的光榮傳統和視死如歸為國盡忠的愛國精神。他們的隊伍裡一直有一種軍魂的存在,因此並沒有因為戚繼光的離職而逐漸沒落,反而以戚傢軍為核心組成的浙軍一直是明朝中後期國防力量的中堅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