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西施為什麼不姓西孟薑女為什麼不姓孟?
文章分類:秦朝
西施和孟薑女都是歷史上傢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但若問“西施、孟薑女姓什麼”,恐怕很多人會不假思索地回答:“西施姓西,孟薑女姓孟。”其實,西施並不姓“西”。孟薑女也不姓孟,而是姓薑。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誤解呢?這和戰國以前中國人姓氏的習慣有關。如果缺乏“姓氏學”的知識,而用習以為常的社會習慣去判斷兩千多年前的周秦歷史情況,就會產生這種錯誤。原來戰國以前,中國人除瞭名字之外,還有姓和氏。一個傢族的男性用氏。女性用姓。氏冠在名字之前,而姓置於名字之後——猶如現代歐美人的習慣。秦始皇的氏為“趙”,姓為“贏”,由於始皇是男性,所以就叫“趙政”,如果是女性,就叫“政贏”瞭,後世呼他為“贏政”,是不符合當時的習慣的。
又如舜的傢族姓媯,其後人封於陳國,因此以陳為氏,陳氏的一支又到瞭齊國,把陳寫作“田”(陳、田在古代同音),又為田氏。齊國君主原是姓薑(薑太公之後)。田氏篡奪瞭,從此齊國又被稱為“田齊”,田齊君主後來稱王,其子孫又以“王”或“王孫”為氏。由此可見,姓是固定不變的,而氏可以因時、因地、因官爵而改變。孟薑,按先秦的女子稱呼,其名在前,即“孟”,其姓在後,即“薑”。“孟”這個名字是排行的稱謂,老大稱“孟”或“伯”,老二稱“仲”,老三稱“叔”,老小稱“季”。孟薑就是“大薑”。按現代的習慣稱呼就是“薑大姑娘”。西施也不姓西,而姓施。有一個成語叫“東施效顰”,說的是苧蘿村的東半村和西半村各有一個姑娘。東半村的叫“東施”,西半村的叫“西施”。西施稱號就是這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