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司馬懿,如何從書生一步步成為令人望而生畏的“塚虎”
文章分類:曹魏
你也會想看的:輔佐曹操二十年:三國謀士荀彧為何要自殺?
“清人王鳴盛在談及司馬懿時,說“司馬懿)少壯則為魏畫篡漢策,及老又為子孫定篡魏策,興亡若置棋,亦可嘆矣”。與“臥龍”、“鳳雛”等飄逸雅致的綽號不同,司馬懿的外號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塚虎”。
一、司馬懿"塚虎"稱呼的由來
清人王鳴盛在談及司馬懿時,說“司馬懿)少壯則為魏畫篡漢策,及老又為子孫定篡魏策,興亡若置棋,亦可嘆矣”。與“臥龍”、“鳳雛”等飄逸雅致的綽號不同,司馬懿的外號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塚虎”。從宋元時代開始的民間敘事中,司馬懿就作為一個可敬而可怖的智者與政治陰謀傢的形象出現,司馬氏在奪取曹魏政權中使用的諸多血腥手段,不但使他成為《三國演義》中最大的反派人物,也使得兩晉成為很少為史傢與儒傢士大夫贊同的朝代。
隱忍持重按照中國傳統哲學關於著名歷史人物不尋常的身高、容貌與超凡德行之間存在必然聯系的說法,司馬懿擁有令人膽寒的“狼顧相”——當曹操從身後招呼時,司馬懿整個臉都轉向瞭後面,而身體卻保持前行的狀態,宛如覓食中的郊狼——在民間敘事中,這是擁有者具備異常狡詐陰險的證明。很快,民間敘事中關於不可逾越的先驗存在“天命”,就依照慣例用異相和夢境向曹操發出瞭警告:在《三國演義》第78回“治風疾神醫身死,傳遺命奸雄數終”裡,病臥在床的曹操夢見“三馬同槽而食”,由於“槽”與“曹”的諧音,由此預示瞭司馬懿、司馬昭、司馬師父子日後的謀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