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富有傳奇色彩的詞人
文章分類:南唐
你也會想看的:後蜀南唐如何覆滅:李煜誤殺國傢重將林仁肇
◎主講人:馬衍
“春花秋月何時瞭,往事知多少……”《虞美人》是李煜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瞭,作為一位徐州籍“老鄉”,他的詩作,為徐州雄渾的歷史過往平添瞭幾分風雅與纏綿。
這位文學大師,是南唐第三任國君,史稱李後主。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相見歡》廣為流傳,被稱為“千古詞帝”。作為一國之君,卻不問政事,沉迷於詩畫,致使南唐滅亡。
在本期漢學講堂的講臺上,馬衍老師帶領我們走近李煜,走近這位詩詞風流卻治國無能的亡國之君、一位清雅博學的文學大師。
——編者
一個有爭議的帝王
李煜937-978),祖籍徐州,原名從嘉,字重光,李璟的第六個兒子。其祖父徐知誥後改名李昇),徐州人,廢吳主楊溥自立,937年即皇帝位於金陵,定國號唐,史稱南唐。李煜“生具異相”,“廣顙額頭),豐頰,駢齒,一目重瞳子”,帝嚳、周武王傳說中為駢齒,舜、項羽傳說是重瞳子。李煜從小多才多藝,文章詩詞、書法繪畫,無所不通,深得李璟喜愛。李煜的“生具異相”和被父王寵愛的經歷,引起瞭大哥弘冀的不安。但李煜埋首經籍,遠離政治,超脫於世俗紛爭,隻做一個衣食無憂、求仙問道的高士。李煜曾在衛賢所畫的《春江釣叟圖》上題過兩首《漁父》詞表明他此時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