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的匡衡原來是個貪官,封侯拜相後又被皇上打回原形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故事典故
上小學時,有一篇課文叫《鑿壁偷光》,講的是漢代匡衡勵志求學的故事。
匡老師的故事最早見於漢·劉歆的《西京雜記》。劉歆是西漢皇室宗親,漢高祖劉邦四弟楚元王劉交之後,名儒劉向之子,是中國儒學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劉歆是滿懷崇敬之情,來向世人講述匡老師的故事的:
“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傢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翻譯成現代文就是:匡衡字稚圭,少時勤奮好學,但傢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傢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傢,匡衡就把墻壁鑿瞭一個洞引來鄰傢的燭光,讓燭光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傢不識字,傢中卻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傢去做雇工,又不要報酬。主人對這件事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能把主人的書都讀一遍。”主人聽瞭,深為感嘆,就把書資助給他讀,最終成瞭大學問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