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學子別輕易被曹林左右
文章分類:東漢
你也會想看的:李膺 附杜密
前幾天,中青報評論員曹林在他的微信公眾號發佈的一篇題為《寧去傳統媒體哪怕先做校對,也比去新媒體當首席編輯好》的文章,又在朋友圈引起瞭熱議。說又,是因為兩年前,他的《第一份工作別去新媒體》,此前已經挑起瞭沸沸揚揚的爭論。其中喧囂,如今還依稀可記。
“校對”和“首席編輯”,太大的差距瞭。講前者一定比後者好,肯定有人得嗤之以鼻,但這就是曹林先生文章的標題明確之所指。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語氣,詞語間巨大的沖突與矛盾,不得不說,曹林先生深諳新媒體的傳播手段,像“標題黨”似的創作手法運用自如。而在新媒體裡用新媒體文風攻擊新媒體的手段,也頗蘊含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古老智慧,實在耐人尋味。
回到文章內容上去吧。一個新聞系快畢業的孩子問曹林先生該何去何從,是某集團的新媒體崗位好還是某報業的采編記者崗位好。於是曹林先生就有瞭“寧去傳統媒體哪怕先做校對,也比去新媒體當首席編輯好”的“諄諄教誨”。原因呢?明明白白。曹林先生的觀點一脈相承,除薪金外,始終認為傳統媒體優勢長存,嚴謹、紮實、新聞氛圍濃厚,比新媒體的隨意、浮躁的氛圍不知道高到哪裡去瞭。
如果有志於新聞,有新聞熱情,願意拿新聞當事業,要符合新聞人才的成長規律,那麼就得去傳統媒體。當然,如果隻把新聞當作飯碗,那麼,哪裡“錢多事少離傢近”,哪裡“位高權重責任輕”,就去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