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時期明仁宗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他給瞭朱元璋龍脈,朱元璋給他傢族三百年繁華
仁厚之君
永樂二十二年1424)秋七月,明成祖病逝於北征回師途中的榆木川。皇太子朱高熾繼承皇位,是為明仁宗。這一年他四十七歲。
八月十五日,一個不同尋常的中秋節。隆重的登極大典在北京紫禁城中舉行。因身體過胖而步履艱難的朱高熾,在人攙扶下登上瞭奉天殿寶座。略顯疲憊的神色掩飾不住一絲成功的興奮,在監國多年之後,他終於登上瞭皇位。但他依然是那麼仁厚謙和。他讓一名太監出來,傳旨鴻臚寺,免去瞭原已安排好的百官表賀之儀。文武百官入殿行過五拜三叩頭禮之後,便往承天門外,依照文東武西的儀制分列,等候著開讀《登極詔》。
朕惟上天生民爰立之君主,仁育兆庶,咸底於太和,禦統華夷,同躋於熙皞。
詔書開首不外這類慣用的溢美之辭,但是群臣卻感到一種孕於無形的變化。這固然因為詔書中明確改革瞭永樂朝的諸項“弊政”:“罷西洋寶船、迤西市馬及雲南交阯采辦。”同時這也是出於他們對朱高熾本人的瞭解。肅穆靜聽這作為施政宣言的《登極詔》,仿佛在群臣面前展開瞭一幅治世藍圖。這位生性仁厚的新皇帝,要用仁政來統馭“華夷”瞭。”
“仁政”對於明初的士大夫們來說,實在有些顯得陌生。自從明太祖朱元璋登極稱帝,實行的便是“嚴猛之治”。那些曾將功臣宿將誅殺殆盡的大案冤獄,人們還當記憶猶新。明太祖死後,建文帝朱允炆登極,這位近於懦弱的青年皇帝也曾想實施“仁治”,但卻被燕王朱棣發動的奪位戰爭所替代。當朱棣從朱允炆手中奪得皇位之後,那些追求“仁政”的士大夫們遭到瞭空前殘酷的迫害,恐怖政治代替瞭理想中的“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