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臥龍同齊名的風雛龐統,為何隻做瞭個縣令
文章分類:蜀漢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備識人很有一套,而且非常重視人才,尤其是在事業低谷的時候,求賢若渴,比如三顧茅廬請出瞭荊州大才臥龍諸葛亮,同樣是荊州大才的鳳雛龐統,劉備為什麼讓其做縣令呢?甚至還被罷官。這是怎麼回事呢?
由於《三國演義》的影響大,很多認為龐統做縣令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其醜,在孫權哪裡得不到重任,投奔劉備後備嫌棄,同樣被派到縣令的崗位敷衍。那麼正史上真的是這樣嗎?劉備讓龐統做縣令,是因為其相貌醜陋或者說故意貶低他嗎?很顯然,不是這樣的,那個時候的劉備是急需人才的,怎麼可能呢?劉備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傢,也是求賢若渴的雄主,能夠在荊州的士族之中提拔馬良、馬謖,對劉巴絕義投降曹操並屢次陷害自己都不計較,也絕不會因為龐統長得醜陋而大材小用。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先從龐統的名氣說起,龐統的雅號鳳雛是叔叔龐德公起的,在水鏡先生司馬徽的包裝宣傳之下,成為獲得瞭“南州士之冠冕”的稱號,成年之後,龐德獲得一個功曹的官職,先是劉表手下,後在周瑜身邊,直到周瑜領南郡太守,龐統卻職位依舊,周瑜的功曹。雖然是管理一郡的政務,但是沒有建樹或者說英雄無用武之地。但是名氣卻非常大,常常跟東吳陸績、顧劭等品評人物好壞。這就仿佛是幾個好哥們,一邊吃點東西,一邊聊聊天,隨便談談時政之類,沒有任何的戰略思想意圖或者獻計獻策等實質性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