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與孫權在追尊兄長上體現瞭什麼?
文章分類:孫吳
你也會想看的:盤點古代年紀輕輕就守寡的美女,大小喬最讓人心疼
司馬師無子確實是一個原因,但是也要考慮到追封司馬師會導致繼嗣的司馬攸得到一個強宣稱,事實上司馬攸在司馬昭執政時期和司馬炎奪嫡,在武帝時期又與惠帝奪嫡,應該說是給西晉政局增添瞭很多不穩定的因素,所以我個人認為不能簡單的歸結於這個理由。
補充一點私貨:
司馬師與孫策待遇不同的根本原因,我認為還是雙方對各自政權的貢獻不同。
先說司馬師:司馬師可以說是西晉政權的直接締造者,高平陵事變前司馬懿“獨與帝潛劃,文帝弗之知也”高平陵事變時也是靠司馬師“陰養死士三千”。司馬師執政時期完成瞭對反司馬氏集團的清洗,成功行廢立之事,平定瞭淮南二叛,並在此基礎上完成瞭司馬氏新一代核心集團的搭建,此後幫助建立西晉的功臣集團中,賈充參大將軍司馬師)軍事,石苞遷景帝中護軍司馬,何曾“魏帝之廢也,曾預其謀焉”。荀顗在曹爽執政時期曾營救司馬懿,司馬師執政後徹底投入司馬氏陣營。司馬師執政時期還完成瞭軍事改革,確立瞭強幹弱枝的軍事體系,所以說無論是司馬昭還是司馬炎,都是直接繼承瞭司馬師的政治遺產,所以司馬昭才會有“此天下乃景王之天下也”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