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語故事民間故事之38——樂不思蜀·扶不起的阿鬥
文章分類:蜀漢
樂不思蜀的故事出自《三國志·蜀書·後主傳》。三國時期的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漢懷帝蜀後主)劉禪念shan)。樂不思蜀原義指蜀後主劉禪甘心為虜,生活的很快樂,不思念蜀國。後比喻人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劉禪公元207年-271年),即蜀漢孝懷皇帝,又稱後主,小名阿鬥。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後甘氏,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幼年時多遭難,幸得大將趙雲兩次相救,劉備定益州後入蜀,蜀漢建立後被立為太子。於公元223年繼位為帝,在位四十二年。期間拜諸葛亮為相父,並支持薑維北伐,在位後期寵信宦官黃皓,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公元263年,魏將鄧艾從陰平入,克綿竹,殺諸葛瞻父子,劉禪投降。蜀漢滅亡後,劉禪及一些蜀漢大臣被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後在洛陽去世,享年64歲,謚號思公。西晉末年,劉淵起事之後,追謚劉禪為孝懷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