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七天之內,唐太宗為何兩度廢立太子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武則天作為李世民的妃子,為何沒有李世民的孩子?
《中華讀書報》2017年征訂已經開始,恭請讀者朋友到當地郵局訂閱。郵發代號1-201
貞觀十七年643年)四月初,唐太宗朝發生瞭一連串的事變:四月一日,因齊王李佑反叛事牽扯出太子承乾謀反事;唐太宗廢黜承乾,面許嫡次子魏王李泰為太子;僅隔一天,四月六日唐太宗又下令拘捕李泰,同時與重臣們商議選立太子;四月七日,下詔立素來不喜的嫡三子李治為皇太子。
因貞觀時“聖賢相逢,治具畢張”,沒有人懷疑這裡面有什麼隱情,都認為是“拔去兇邪,登崇俊良”,司馬光還贊揚說:唐太宗不以天下大器私其所愛,以杜禍亂之原,可謂能遠謀矣!
但短短三五日內,太子廢-立-又廢-又立,一件關系皇朝繼承興替的國本大事竟顛來倒去轉得疾似風車,讓人目瞪口呆。期間李世民還悲痛得撲倒在床,拔刀要砍自己。究竟發生瞭什麼事情,讓一代英主痛不欲生又神昏志奪?事件的主角之一褚遂良後來因反對李治立武媚則天)為皇後被貶逐,上表乞憐說;“往者濮王李泰)、承乾交爭之際,臣不顧死亡,歸心陛下……卒與無忌等四人共定大策。”立儲大事為何不是李世民而是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所定,表面波瀾不驚的過程下面,又隱藏著何等詭秘,兇險得要不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