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中清朝為何慘敗?不怪慈禧和李鴻章,因為它壓根不配獲勝
文章分類:清朝
我們閱盡鉛華,隻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4月17日,日本下關市的春帆樓內煙霧繚繞,沉悶得令人喘不過氣。窗外的陽光招搖不停,就如同此時坐在談判桌對面的人,洋洋得意。在這一天,清廷派全權欽差大臣與日本簽訂瞭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清政府的腐敗懦弱徹底暴露在帝國主義列強面前,“甲午戰爭”也以此畫上瞭一個悲哀的句號。
▲《馬關條約》簽訂場景復原
從明朝後期開始,中國就實行“海禁”制度,明亡後這一政策又被清朝沿襲下來。與世界脫節不僅導致統治者們沉浸在“天朝上邦”的幻想中無法自拔,更令以小農經濟為主的中國被工業革命後的歐洲諸國甩在身後。起初,各國希望與這個古老神秘的東方大國進行交往,沙俄使者帶來大量講述世界各國風土的書籍和地圖,英國使臣帶來火槍、大炮和軍艦模型。然而這一切都被統治者束之高閣,既看不起也絲毫不想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