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蜀國時按照法正的從寬而非諸葛亮的從嚴思路,會怎麼樣?
文章分類:蜀漢
這得考慮具體的社會背景。
劉邦入關中的時候,是作為項梁的前部下,楚懷王的現部下打著滅秦復仇的名義的,於是在達成既定目標,滅亡秦政權之後,為瞭圖謀長期占領關中,以對抗關外諸侯,他就必須要盡可能的去在最短的時間裡團結和整合關中的秦朝殘餘力量,在這個背景下,他封府庫,不殺子嬰,約法三章,使用比較寬松和仁恕的政策,是為瞭盡可能在短時間內收得關中人心以為己用,因此范增才看出劉邦志不在小,將其視為項羽爭霸天下的大敵。
劉備入蜀和劉邦入關中的形勢截然不同,劉備入蜀時,曹魏政權對中原的統治力已比項羽對關東的統治力高太多,在此基礎上,劉備入蜀後無論是在戰略發展,還是政治理想上,都不可能學劉邦偽作割據偏安,麻痹項羽,等待關東諸侯內亂爆發,而必須趁著己方銳氣未衰,在曹魏政權對東漢殘存政權的替代尚未完成前,以益州為根基反攻中原。因此,劉備集團就必須要盡可能的加強新政權對蜀中的控制度,即需要從當地的大族,無論是本土大族,還是較晚入蜀的雍州和荊州移民大族手裡奪取權力,要讓自己的政權能驅使得動益州的財富和人口作為北伐的力量,而不能讓這些當地豪強紛紛成瞭土霸王,反將自己的政權給架空瞭。在劉璋時代對益州的實際控制度已經很差,如甘寧,趙韙,張魯等本土或地方豪強叛亂/割據不絕的情況下,法正所謂施政從寬的建議,且不論其私心,在政治上的意圖實際是更進一步的放權收買當地大族人心,以穩定益州本土的狹隘格局,斷然是比不瞭諸葛亮的嚴格施法,以己為主的全面控制益州的思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