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生謹慎:“空城計”其實並不空
文章分類:蜀漢
你也會想看的:武神趙子龍,史上最受歡迎的武將
讀《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諸葛亮使用空城計的這個故事歷來為人們津津樂道。什麼是空城計?——“虛者虛之,疑中生疑;剛柔之際,奇而復奇。”空城計就是一種心理戰術。在己方無力守城的情況下,故意向敵人暴露我城內空虛,就是所謂“虛者虛之”。敵方產生懷疑,更會猶豫不前,就是所謂“疑中生疑”。敵人怕城內有埋伏,怕陷進埋伏圈內。但這是懸而又懸的“險策”。使用此計的關鍵,是要清楚地瞭解並掌握敵方將帥的心理狀況和性格特征
網絡配圖
後世認為,諸葛亮使用空城計解圍,就是他充分地瞭解司馬懿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才敢出此險策。那麼疑問出來瞭,諸葛亮如此謹慎之人,連魏延要率5千人馬出子午谷的險也不冒,怎麼會冒指揮機關被端掉,自己被俘的危險呢?單純視為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博弈,未免太小看空城計的合理性。事前已有埋伏,才敢佈局示疑,這與事前沒有準備,賭運氣冒險一博的情形迥然不同。有人認為司馬懿“養敵自保”,或是諸葛亮“走險棋”,不如仔細落實事件的“前因後果”,還比較具體根據而不淪於幻想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