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因戲說被逐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以李淵、李建成的政治智慧 難道就真得搞不定李世民嗎?
一篇即興創作的《滕王閣序》,讓王勃名揚後世,不僅於今為人津津樂道,即便在當年也是轟動天下的絕妙好文。這一駢文名篇問世時,王勃不過二十歲。可惜的是,這位以“詩傑”著稱的少年才俊,就像一顆劃過天際的耀眼流星,不到而立之年就因渡海溺水而亡。
據《舊唐書》《新唐書》等史籍記載,王勃天資聰穎,悟性過人,六歲就能寫出一手好文章,九歲時就能看出顏師古所註《漢書》的瑕疵,十四歲時被朝廷授予朝散郎,十六歲時為沛王李賢征為王府侍讀兼修撰。王勃為文的習慣也很奇特,“初不精思,先墨磨數升,則酣飲,引被覆面而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勃為腹稿”。據說,這就是“打腹稿”典故的由來。王勃在世時間雖短,著述仍然不少,曾撰有《漢書指瑕》十卷、《周易發揮》五卷、《次論語》十卷、《舟中纂序》五卷,《千歲歷》若幹卷等,可惜皆已亡佚。存世的唯《王子安集》16卷,也非全本。
橫溢的才華讓王勃無所顧忌,發揮超常,以至“聰明還被聰明誤”。比如,在唐代,不論是民間還是宮廷,鬥雞遊戲非常盛行,唐高宗時期也不例外,各王府之間的鬥雞活動熱鬧非凡。某日,沛王與英王之間的雄雞爭霸戰正酣,十八歲的王勃一時興起,遂揮筆寫就瞭一篇帶有戲說口吻的聲討書《檄英王雞》,為沛王雞助陣。文章從雞在人間的種種美德寫起,然後展現瞭好鬥之雞的驍勇與威風。全文一氣呵成,文辭幽默雋永。場面鋪陳緊張激烈,情景描摹活靈活現。文中有“兩雄不堪並立,一啄何敢自妄”“縱眾寡各分,誓無毛之不拔”“血戰功成,快睹鷹鸇之逐”等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