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給老慢支患者開瞭一個千古良方,六味藥治標又治本
文章分類:東漢
你也會想看的:三英戰呂佈誰贏瞭,呂佈逃走三英揚名天下
本文由一點號“精誠名醫匯”原創,經一點資訊平臺全網首發)
說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慢性咽喉炎等疾病,可謂患者眾多。尤其是到瞭現在這個季節,老慢支患者最是難受,弄不好還會因為肺炎而立刻住院急救。
其實,對廣大的老慢支患者而言,漢代醫聖張仲景在它的《金匱要略》中記載瞭一個千古良方,可謂標本兼治,效果顯著。隻不過,它被埋沒在厚厚的醫書裡,讓我們這些後人難以領略其真實的面目。這就是麥門冬湯。
麥門冬湯的組成為:麥門冬42克,半夏6克,人參9克,甘草6克,粳米3,大棗四枚。每日一劑,煎取藥汁服用。它對於老慢支患者所出現的咳嗽氣喘、咽喉不利、咳痰不爽、口幹舌燥、手足心熱、皮膚發幹,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仔細觀察此方,我們可以發現,其中的麥門冬上圖1)竟然被重用到42克。可見,麥門冬作為一種清肺胃虛熱、滋養肺胃陰津的藥物,被用作君藥瞭。這體現瞭張仲景對這類病病機的一種認識。在清熱滋陰的同時,張仲景又用瞭一點半夏上圖2)。半夏可以降肺胃之氣。這對於控制肺中虛火十分必要。而且,半夏作為一種燥烈之藥,可以緩和麥門冬的陰寒之性。在滋陰潤燥和降氣的同時,張仲景還做瞭一件令人叫絕的事情,即補中益氣。由此,我們才看到瞭人參、甘草、打造和粳米。原來,肺胃陰虧,和脾胃虛弱、不能運化生成津液上濡肺金有一定關系。隻有補足瞭脾土,才能更好地生肺金、益肺氣。因此,這最後幾味藥的應用,堪稱這張古方的畫龍點睛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