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五分鐘 | 曾子的交友之道: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驪姬傳》將成周播劇前景堪憂,熱巴張彬彬難拯救收視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
曾子說:“君子用文章學問來聚會朋友,用朋友來幫助我培養仁德。”
曾子認為,道德修養高的人,樂於和有學問高的人結識,互相研究文化知識,一起探討人生哲理,共同提高品德素質,培養仁德修為。這是儒傢的交友觀,主張以文會友,志趣相同,互相促進,共同進步。
孔子很喜歡交朋,說: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他把社會的人倫關系分為五種,朋友為其中之一,並指出朋友就是志同道合的人,道不同則不相謀 。孔子把儒傢的仁義作為結交朋友的價值標準,註重對方的品德修養與價值取向,提倡通過學問、修養來增進友情。這樣既可以通過學習朋友的賢德來提高個人道德修養,又可以與朋友一起研習仁德之道,擴大儒傢仁義學說的影響,如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相互輔助,以利於仁道的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