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的清明:杜牧《清明》最膾炙人口
文章分類:唐朝
清明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歷代文人騷客描寫清明的詩詞數不勝數,精彩紛呈。
最膾炙人口、傳誦不絕的當屬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傢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本該與親友結伴踏青、祭祖掃墓,詩人卻獨自奔波在漫長的旅途上,孤單淒涼的感受可想而知。又遇春雨綿綿不絕,更增添瞭詩人的焦慮和惆悵,遂向牧童打聽酒傢的所在,牧童便指點著遠處的杏花村。前兩句令人愁腸寸斷心神惻然,後兩句則開拓出廣闊的想象空間。全詩意境悠遠、清新明快,留韻邈然、耐人尋味。
黃庭堅的《清明》運用對比手法,抒發瞭人生無常的感慨:“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塚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時節春雷陣陣、細雨綿綿、萬物復蘇,大地上到處芳草萋萋、桃李盛開,一片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野田荒蕪之處,是死者的墳墓,使人心生悲哀。詩人觸景生情,由清明的百花想到荒原的逝者,桃李歡笑與荒塚生愁構成鮮明的對比,流露出對世事無情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