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蔡倫改進造紙術的故事
文章分類:東漢
你也會想看的:東漢名將虞詡翻陳出新巧用兵法
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經驗的結晶。造紙過程復雜,環節眾多,並不是以一人之力就可以成功造出紙的。傳說有一日,天上下暴雨,致使河水上漲。來自於山林中的一些含有大量纖維的樹木和麻類被雨水帶入河中,在河水和自然原始堿的作用下,逐漸形成瞭原始的紙漿。
蔡倫像
這些紙漿隨河流一路沖刷,途中有些被廢樹枝聚集起來,經過太陽暴曬後竟然形成瞭可用於書寫的紙。古人們從中受到啟發,開始人工造紙。根據考古發現,1986年在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紙質地圖殘片,經調查研究應該屬於西漢文帝時期,大約是在公元前179到公元前141年期間,表明瞭在西漢漢文帝時期我國就已經出現瞭可用於繪寫用的紙。這是目前考證過後最早出現的紙。
但是西漢時期所生產的紙質地粗糙、制作成本高,因此普及率比較低。但在東漢漢和帝在位年間,尚方令蔡倫改進瞭西漢造紙工藝,形成瞭一套比較完整流暢的造紙流程。不同於初期民間造紙的傳統:用飄絮法造紙,過程極其麻煩而且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