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簡介 西漢盛世漢武帝時期偉大的史學傢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霍去病到底是怎麼死的?霍去病死亡之謎大揭秘
司馬遷(公元前145或前135~前87?)西漢史學傢、文學傢。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陜西韓城)人。父司馬談,漢武帝建元、元封之間任太史令,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養的學者。他在《論六傢要旨》中,對春秋戰國以來的"百傢之學",概括出重要的陰陽、儒、墨、名、法、道六傢,分別以評論:對陰陽等五傢,既有所肯定,也指出其不足,而完全肯定瞭道傢。這說明司馬談接受的是西漢初年占主導地位的黃老思想的影響,與漢武帝時罷黜百傢、獨尊儒術的政策不完全合拍。司馬談十分重視自己史官傢世的傳統和史官的職責,曾慨嘆說:"自獲麟以來,四百有餘歲,而諸侯相兼,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餘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史記·太史公自序》)所有這些對司馬遷後來所從事的事業都有十分明顯的影響。
司馬遷的童年是在傢鄉黃河邊上的龍門山下度過的。10歲時,隨父親司馬談到長安,開始瞭對古代文獻的研讀,並直接受學於當時著名儒學大師董仲舒、孔安國。20歲,南遊江淮,據《史記·太史公自序》,他這次"上會稽,探禹穴,上九嶷,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厄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以後他在任郎中、太史令以及中書令時,或奉旨出使,或陪駕巡幸,遊歷瞭更多的地方。這些經歷,使他有機會親身領略祖國壯闊的自然風貌,調查瞭解許多歷史故實,訂正和補充文獻上的疏漏,也使他有可能接觸廣大人民的實際生活,增加瞭他對社會現實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