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岐山仰望西周偉人的韓愈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為什麼楊貴妃始終沒有為唐玄宗生孩子?
文人多思,思緒便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非成一詩一文不可。在風景優美的地方,在鐵馬秋風的戰場,在小橋流水的鄉下,在富麗堂皇的宮殿,人、物、景都能引發他們的感嘆和思索。唐代文豪韓愈便是一個多思的人。史載韓愈三歲時父親逝世,由其兄韓會撫養成人。韓愈自念是孤兒,從小便刻苦讀書,無須別人嘉許勉勵,七歲時讀書,言出成文,十三歲時就能寫文章。按照常理,韓愈長大之後,便該是個珍惜所有的人,畢竟他的成功更加不易。可惜,歷史上的韓愈並不是墨守成規的人。 52歲,在這個知天命的年紀,他因諫迎佛骨一事而在元和十四年 819年)被貶至潮州,五年後與世長辭。對於韓愈這樣不落俗套、不會彎折的人,什麼才能讓他仰望呢?真正的偉人,是創造偉大事業的人。於是在某一日,韓愈在岐山腳下,站在周原這片沃土之上,懷想著當年西周先民們用冠絕古今的智慧,創造出優秀燦爛的西周文化,終於寫下瞭下面這首詩——岐山下二首韓愈誰謂我有耳,不聞鳳凰鳴。朅來岐山下,日暮邊鴻驚。丹穴五色羽,其名為鳳凰。昔周有盛德,此鳥鳴高岡。和聲隨祥風,窅窕相飄揚。聞者亦何事,但知時俗康。自從公旦死,千載閟其光。吾君亦勤理,遲爾一來翔。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