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恥的罪魁禍首為何是王安石?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黃庭堅自嘲:文章功用不經世,何異絲窠綴露珠
嶽飛一首滿江紅道出瞭,靖康恥的沒齒難忘的悲憤之情,靖康恥的悲劇為何會說他與王安石有關呢?一起來看看吧。
王安石文思敏捷,是唐宋八大傢之一。王安石從當前的現實汲取實用的知識,從周禮、荀子、韓非子和商鞅等法傢思想的古典經籍學習基本的知識。而王安石偏好老子,也很關心佛教,是一位胸襟開闊、學識淵博的思想傢。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網絡配圖
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其亦擅長詩詞,流傳最著名的莫過於《泊船瓜洲》裡:“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靖康之恥又稱靖康之亂 、靖康之難 、靖康之禍、靖康恥。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發生於北宋皇帝宋欽宗靖康年間(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
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除瞭燒殺搶掠之外,更俘虜瞭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北上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靖康之恥導致北宋的滅亡,深深刺痛漢人的內心,南宋大將嶽飛在《滿江紅》中提到:“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