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為何被殺?竟隻當成消耗吳王體力的肉彈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楚莊王為何對臣子當面調戲愛妃無動於衷
西施的結局本來是明確的。《墨子》開頭就有“西施之沈,其美也”,“沈”就是“沉”。按一般說法,墨子約生於公元前468年,死於公元前376年,應是關於西施最早的記錄。後人引後漢趙曄的《吳越春秋》的逸篇對應,這逸篇在《吳越春秋》10卷之外,見於明朝楊慎的《丹鉛錄》,有“吳亡後,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鴟夷也就是裝伍子胥屍體的那種皮囊。《東周列國志》中沉西施是越夫人所為,說勾踐班師,帶回西施,越夫人讓手下偷偷引出,綁大石沉江中說:“此亡國之物,留之何為?”後人因此發揮,說范蠡指使沉瞭西施。宋朝羅大經的《鶴林玉露》中有“荊公議論”,批評王安石“賤妾何能作禍基”的說法,感慨“范蠡霸越之後,脫履富貴,扁舟五湖,可謂一塵不染矣。然猶挾西施以行,蠡非悅其色也,蓋懼其復以蠱吳者而蠱越,則越不可保矣。於是挾之以行,以絕越之禍基,是蠡雖去越未嘗忘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