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郭子儀
力戰叛軍,克復兩京
郭子儀697 —781)華州鄭縣今陜西華縣)人。父敬之,歷綏、渭、桂、壽、泗五州刺史,贈太保,追封祁國公。子儀長得體貌出眾,始以武舉高等補為左衛長史,歷任諸軍使。天寶八載749),於木剌山置橫塞軍及安北都護府,命子儀領其使,拜左衛大將軍。十三載754)又因該地偏僻不能耕種,遂遷於永清柵北今內蒙烏拉特旗東北),改橫塞為天德軍,以子儀為軍使,並兼任九原太守、朔方節度右兵馬使。翌年,安祿山反叛於范陽,在艱苦的平叛戰爭中,他立下瞭卓越的戰功,表現出傑出的軍事才幹和盡忠報國的思想。
天寶十四載755)十月,安祿山發動瞭武裝叛亂,十一月即攻占瞭東都洛陽。玄宗任命郭子儀為衛尉卿,兼靈武郡太守,充朔方節度使,並命他率軍東征。子儀迅即率軍出單於府今內蒙和林格爾北),收編瞭靜邊軍,殺叛將周萬頃,又於河曲擊敗叛將高秀巖,進而收復雲中今山西大同)、馬邑今山西朔縣東),開通瞭東陘今山西代縣東),為官軍進軍河北掃清瞭道路,因功加官禦史大夫。
至德元載756)正月,叛將蔡希德攻陷常山郡今河北正定),太守顏杲卿被俘,河北大部分郡縣失守。李光弼受郭子儀舉薦,出任河東節度使,先進軍河北,收復瞭常山。四月,郭子儀率朔方精兵出井陘,與李光弼合軍,於九門縣城南大敗史思明軍,接著又南攻趙郡今河北趙縣),俘虜四千人。郭子儀與李光弼回師常山,史思明又收集散兵數萬尾隨其後。子儀選驍騎輪番挑戰,乘叛軍疲憊之機,於沙河大敗之。安祿山聽說河北失利,急派精兵數萬增援。當官軍至恒陽後,叛將史思明、蔡希德、尹子奇也隨之而至。郭子儀一方面堅壁固守,另一方面又采取瞭“賊來則守,賊去則追,晝揚其兵,夕襲其幕”的靈活機動戰術,使叛軍晝夜不得休息。至六月,子儀見叛軍疲憊不堪,遂與李光弼出軍,於嘉山大敗叛軍,斬敵四萬人,活捉五千,繳獲戰馬五千匹,史思明露發跣足狼狽逃往博陵,“於是河北十餘郡皆斬賊守者以迎王師”,官軍聲威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