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兵書精髓 韓信背水一戰折服手下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衛子夫死後劉徹後悔嗎 劉徹醒悟時有後悔過

漢王劉邦宣佈將任命大將軍,軍中上下暗自高興,都認為自己會得到任命。最終,韓信登上瞭拜將臺,全軍嘩然。他們不解,這個未建尺寸之功的無名小卒,為什麼得到大王的青睞?在一次次的戰役中,將士們逐漸找到答案。
定三秦、救滎陽、平魏破代,韓信通過完備周密的戰略部署和出其不意的神機妙算,帶領漢軍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在軍中樹立瞭極高的威信。雖然韓信的軍隊不斷壯大,劉邦總是以對抗項羽為由,不斷抽調他的精兵良將。縱然韓信才華天縱,手下隻有剛剛征調的3萬新兵。公元前204年,韓信依然發起平定趙國的戰爭。這一次,他又將給中國戰爭史留下什麼樣的驚喜呢?
趙國擁有“天下之脊”太行山作為天然屏障,易守難攻。漢軍欲取趙國,必須經過山中的險要關隘井陘口。這裡,兩邊石壁陡峭狹窄,戰車、戰馬都不能並行,不利於大軍行進。而趙國的成安君陳餘早已率領20萬大軍在井陘口附近駐紮,準備將漢軍一網打盡。
就在韓信思考破趙計劃時,趙軍中也有一位旗鼓相當的高人出謀劃策,他就是廣武君李左車。他認為,漢軍一路乘勝打來,鋒芒銳不可當,但是俗話說“靠遠道送糧食,士兵就會挨餓;需要做飯才去砍柴,人們永遠也吃不飽”,正是漢軍的弱點。他對陳餘說,井陘小路狹長,韓信的軍隊遠道而來,糧車一定落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