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從梁武帝“接訪”看古人伸冤渠道
文章分類:梁
你也會想看的:歷史上很傳奇的一位帝王:蕭衍
在古代,封建統治者為瞭鞏固其統治秩序,表示聽從吏民諫議和冤抑之情,也允許喊冤制度的存在。特別是一些伸冤的信訪事件,朝廷除指定受理部門以外,還存在詣闕、攔輿、撾鼓等直達金鑾殿的快通道。梁武帝在位時,還在宮殿前設立“伸冤信箱”,有時親自接訪,傾聽冤情,並安排解決。古代的伸冤渠道大概有上書伸冤、擊鼓訴冤、攔駕喊冤和臨刑叫冤這幾種。
上書伸冤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字叔達,小字練兒,生於建康(今南京),籍貫為現在的江蘇省丹陽市訪仙鎮,南北朝時期梁朝政權的建立者。公元502年3月,齊和帝到瞭姑孰,下詔書將皇位禪讓給梁王蕭衍。4月,蕭衍在建康南郊即皇帝位,國號為梁,改元天監,是為梁武帝。蕭衍稱帝之後,初期的政績是非常顯著的。他吸取瞭齊滅亡的教訓,自己勤於政務,而且不分春夏秋冬,總是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在冬天把手都凍裂瞭。他對宋齊以來的種種弊端有所糾正。為瞭能直接聽到大臣們的意見和老百姓的冤情,他下令在門前設立兩個盒子稱為函),一個是謗木函,一個是肺石函。如果功臣和有才之人,沒有因功受到賞賜和提拔,或者良才沒有被使用,都可以往肺石函裡投書信。如果是一般的百姓,有什麼冤屈或者想要給國傢提什麼批評或建議,可以往謗木函裡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