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十五獻糧
文章分類:東漢
你也會想看的:劉琦:銀色的鋼筆
原標題:魯肅十五獻糧
魯肅,字子敬,出生於公元172年,臨淮東城今安徽定遠縣東南)人。東吳將領。公元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企圖一舉滅吳。他和周瑜主戰,反對投降,並積極主張聯合劉備,共同抗操,備受孫權信賴,被任命為贊軍校尉,協助周瑜大破曹軍於赤壁。周瑜死後,魯肅拜奮武校尉,代周瑜領兵,後拜漢昌太守、偏將軍,轉橫江將軍等職。
魯肅自幼父母雙亡,靠祖母撫養成人。他從小性格開朗大方,重義輕財。他的傢庭為當地富戶,他除利用父親給他留下的大量財富讀書外,經常救濟貧困百姓。因此,他的年齡雖然幼小,當地百姓卻很看重他。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天下大亂,漢室驚慌失措,四處派軍鎮壓。這些官兵打不過起義軍,卻借著鎮壓起義軍之機,到處燒殺搶掠,鬧得百姓不得安寧。年僅十二歲的魯肅挺身而出,主動組織村民練兵習武,保衛傢鄉,不但多次打敗瞭盜賊的趁火打劫,連官軍也不敢隨意進村騷擾,由是魯肅遠近聞名。
公元187年,孫策手下大將周瑜,聽說東城魯肅有膽有識,行俠仗義,便帶人前來拜訪。魯肅聞報,急忙出迎,熱情接待。此時,周瑜也隻十七歲。他見魯肅年齡雖然比自己小兩歲,但談論天下大事,卻頭頭是道,很是精辟,大有相見恨晚之意。魯肅見周瑜年紀不大,已成孫策手下大將,也激發瞭幹一番大事業的決心,遂與周瑜結為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