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的稿費有多高?韓愈一篇文章二十萬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柳宗元:唐代山水遊記第一人
稿酬是近百年才有的新詞,稿酬在古代叫做潤筆。這個稱呼來自於隋朝,《隋書鄭譯傳》有一則故事:鄭譯為皇上擬詔書,有人戲稱他“筆幹子”,鄭答:“不得一錢,何以潤筆?”以後把稿費、書畫酬金稱為“潤筆”。
西漢武帝時,陳阿嬌皇後被貶至長門宮(冷宮),終日以淚洗面,遂輾轉想出一法,命一個心腹內監,攜瞭黃金千斤,求大文士司馬相如代做一篇賦,請他寫自己深居長門的閨怨。司馬相如得悉原因,揮毫落墨,下筆千言。這賦叫做《長門賦》,訴說一深宮永巷女子愁悶悲思,寫得委婉淒楚:“……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漢武帝讀瞭頗受感動,陳皇後重新得寵。
《長門賦序》雲:“孝武皇帝陳皇後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文君取酒,因於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為文以悟上,陳皇後復得親幸。”那時還沒有潤筆這個規矩,陳皇後是以向卓文君買酒的方式送黃金的,是一種變相的支付稿酬吧。
明末清初的大學者顧炎武《日知錄》考證,東漢蔡邕以文學、書法冠絕當時,尤擅長制作碑文題記,上門求索者甚眾,“非利其潤筆,不至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