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個成功的太監?曹操的祖父曹騰告訴你答案
文章分類:東漢
在歷史的長河中,封建帝制的中國產生瞭一個特殊的人群——太監,這些人以殘害身體換來瞭服侍皇帝的機會,他們出身低微,卻與皇帝朝夕相處,比常人更接近權力中樞。這群人中不乏成功人士,如魏忠賢、劉瑾等輩。但他們權傾朝野、殘害忠良、危害百姓,因此在歷史上的名聲並不好。但凡是總有例外,有一個太監不僅侍奉四任皇帝沒有過錯,還舉薦賢才受到當時人的一致好評,死後更是被子孫追封為皇帝,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個太監就是曹操的祖父——曹騰。
提及太監,我們的第一印象是武俠劇裡面的大反派,他們權傾朝野武功高強,他們依靠著自己的權勢作威作福,欺壓百姓、殘害忠良……他們的罪惡可謂是罄竹難書,但曹騰卻和他們不同,曹騰是一個好太監。
仁義厚道的曹騰
曹騰的父親曹節就是一個仁義厚道的老實人,曹節鄰居傢的豬走丟瞭,因為兩傢的豬很像鄰居誤認為自傢的豬跑到瞭曹節傢,登門向曹節要豬,曹節明知豬是自己的卻不與鄰居爭辯,任鄰居將豬帶走,後來鄰居傢的豬跑瞭回來,鄰居十分慚愧,於是把豬送瞭回來,曹節也不怪罪,隻是笑著接受。在仁義厚道方面曹騰可謂是深受父親曹節的影響,蜀郡的太守因為選拔官吏的事兒想走後門,寫信給曹騰求助,信卻在函谷關被益州刺史種暠截住,信中的內容自然也被種暠看到瞭,種暠把太守不法的事情上奏給瞭漢桓帝,捎帶著也把曹騰參瞭一筆,罪名是與外臣勾結。漢桓帝認為曹騰並不知情,沒有處罰曹騰,曹騰也沒有報復種暠,反而多次向皇帝稱贊種暠懂得“為臣之節”。曹騰的做法與他那些睚眥必報的同行相比,可以說是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