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已亡,孫皓憑什麼還對皇帝司馬炎口出狂言?
文章分類:孫吳
你也會想看的:酌古鑒今:孫皓虐害其民,終亡國就擒(二文)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1]),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傢、軍事傢、戰略傢,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瞭魏國四代的托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抵禦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展有重要貢獻。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謚號宣文;其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後,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後,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
其實司馬傢從司馬懿開始就完全掌握曹魏政權瞭,可是司馬懿畢竟是四代托孤重臣,他篡位則一定會留下千古罵名,死後也無顏見曹魏主公。到瞭司馬昭更是“司馬之心,人盡皆知”,可惜司馬昭因中風突然死亡,要不然這開國皇帝肯定是司馬昭。到瞭司馬炎,這篡位之事隻是個時間問題,這天下一定是他司馬傢的。
司馬炎是司馬昭的嫡長子,在父親死後,不光繼承瞭他父親的職位,還繼承瞭父親篡位的心願。從司馬懿殺曹爽,司馬昭殺曹髦就可以肯定他們都是為後面的司馬傢篡位做鋪墊。司馬炎在得到司馬昭的晉王爵位後,就開始謀劃篡位之事。司馬炎手握軍權,手下親信自然不少,有些還位居高位。為瞭不動用武力,讓魏帝曹奐自動讓位,司馬炎讓那些親信不停地勸說曹奐讓位,還說瞭很多利害關系。曹奐自知司馬傢的勢力,又有曹髦的前車之鑒,最終決定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