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的愛和怨
文章分類:西漢
原創:李曉梅 女法官
在歷代文人墨客的筆端,昭君出塞是滿懷悲傷和怨恨的,因為她那麼美,應該得到漢元帝劉奭的寵愛,卻因為不肯賄賂畫師被迫遠嫁茹毛飲血的匈奴。
長得美就應該“一朝選在君王側”,然後“三千恩寵於一身”、“姊妹弟兄皆列土”,這是文人們的想法。如果擁有美貌卻沒有得到君王的眷顧,比如像昭君,文人們就會替她感到委屈,發出“琵琶催落紅顏淚,馬厭黃沙人怨天”的悲鳴;而且還要埋怨“無金贈延壽,妾自誤平生”。
不必像虞姬伴項羽那樣血染疆場,也不必像呂雉與劉邦那樣患難與共,隻需“天生麗質”,理所應當就“難自棄”——這個邏輯下,很自然就可以推出“因為有才,所以應該錦衣玉食,哪怕沒有貢獻”的結論,這才是文人們千百年來自作多情地替昭君抱打不平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