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為什麼那麼節儉?不是節日不能吃肉
文章分類:清朝
道光皇帝一生崇尚節儉,他下旨削減瞭各地的貢品,並將宮廷每年的開銷降到20萬兩;他以身作則,使用的是普通的毛筆、硯臺,每餐不過四樣菜肴;除瞭龍袍外,衣服穿破瞭就打上補丁再穿,又規定除太後、皇帝、皇後以外,其他人非節慶不得食肉,嬪妃平時不得使用化妝品,不得穿錦繡的衣服。為瞭迎合道光帝,官員們上朝都穿著打補丁的衣服,見瞭面往往互相哭窮。
道光皇帝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後的第六代君主,其在位的29年間(1821年—1850年),清王朝正處於由盛轉衰的拐點上,道光帝一生勤政圖治但無力回天。不過,他在位期間崇尚節儉,顯示瞭較好的品德素養。
在中國歷史上,天子號稱“富有四海”,享盡人世間的尊榮富貴,但以天子之尊崇尚節儉,而且畢生如一日,道光皇帝堪稱首屈一指。
網絡配圖
道光元年(1821年),初登大寶的道光皇帝做出瞭一個果斷的決定——停止各省向皇傢進貢。按照以往的慣例,各地官員每年要定期向皇室進貢本地的土特產,如福建的荔枝、江西的春筍、雲南的藥材、浙江的茶葉、揚州的玉器、景德鎮的瓷器等等。道光帝認為這有違節儉的初衷,並且自乾隆朝以來,很多地方的貢品早就超越瞭“土特產”的范疇,改為向皇傢進貢“高檔奢侈品”,這不僅加重瞭人民的負擔,而且幾近行賄受賄,所以,道光帝斷然下令停止進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