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言生:論李商隱詩歌的佛學意趣
文章分類:唐朝
以善於寫情、深情綿邈見長的李商隱,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特別是在他喪妻之後,與佛教的緣份更深。“三年已來,喪失傢道。平居忽忽不樂,始克意事佛。方願打鐘掃地,為清涼山行者”《樊南乙集序》)。在梓州幕府期間,他於長平山慧義精舍經藏院,自出財俸,創石壁五間,金字勒《妙法蓮華經》七卷。“憶奉蓮花座,兼聞貝葉經”《奉寄安國大師兼簡子蒙》),“佞佛將成縛”《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尚書》),李商隱對佛教有著“舍生求道有前蹤,乞腦剜身結願重”《題僧壁》的虔誠向往。
一個深情綿邈的詩人,在精神實質上與佛學對人生的看法不謀而合,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有求皆苦、無常幻滅。
一、對無常幻滅感的深切體驗
原始佛教為瞭論證人生無常,提出瞭三個命題:“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一切皆苦”,是為“三法印”。佛教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各種物質現象、心理活動,都是遷流轉變、不遑安住的“有為法”。有為法由眾因緣湊合而成,沒有不變的自性,而且終將壞滅。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人有生、老、病、死,物有生、住、異、滅,世界有成、住、壞、空。無常迅速,念念遷移,疾於石火風燈、逝波殘照、露華電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著名的金剛六如偈,形象地表達瞭佛教的無常體驗。諸法無常,人生為無常患累所逼,不能自主,便產生瞭種種痛苦,其中最為主要的是生、老、病、死、怨憎會、求不得、愛別離、五取蘊這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