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佈“夜月奪徐州”的致命之患
文章分類:東漢
你也會想看的:三國不解之謎:左慈是否真的有其人?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話用到呂佈身上是再貼切不過瞭。按說,呂佈有很多機會,武功高強,獨步天下,放到哪裡都有可能功成名就。但最終,呂佈不僅身首異處,不戰而亡,而且還留下瞭一個“三姓傢奴”的罵名。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縱觀呂佈之命運結局,可謂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自古至今,凡是長期作惡之人,從來都沒有好下場。不是死於非命,不得善終;就是遭人暗算,陷入困境,呂佈也是如此。從某種程度上講,呂佈之死屬於自掘墳墓,以至於後來,劉備僅憑手中的“一根稻草”就輕易取瞭呂佈的性命。
想當年,曹操征討呂佈,幾經反復,才將呂佈生擒。按說大丈夫既然被擒,有死而已。但呂佈顯然舍不得自己的這一身好皮囊。面對曹操,竟然恬不知恥的說道:“明公所患,不過於佈。佈今以服,天下不足憂矣。明公為步將,令佈為騎將,則天下不足慮矣。”盡管曹操知道呂佈為人,但聽瞭這一番話,不免還是動瞭惻隱之心,於是回顧身後站立的劉備問道:“呂佈欲如何?”本來此時呂佈還有一線生機,但劉備隻一句“明公不見事丁建陽、董卓乎?”就把呂佈直接送上瞭斷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