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秦州(上)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當上皇帝的憑什麼是武則天?原因其實很簡單!
文/雪瀟
一:越過關山
公元759年七月,立秋後的某一天,偏僻的關山隴水蹙容滿面地迎接瞭杜甫這位中華民族千古詩聖的到來。
杜甫於公元712出生於河南鞏縣。五歲喪母。七歲即能作詩,詩而且出口不凡:“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19歲遊晉,20歲遊吳越。24歲舉進士不第。25歲遊齊趙。44歲時,安史之亂爆發。 46歲“麻鞋見天子,涕淚授拾遺”。次年六月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再次年七月立秋後,作《立秋後題》一首並即棄官舉傢向秦州而來。杜甫在秦州生活瞭將近 100天。
關於杜甫西向客秦的原因,歷來說法不一,計有尋親訪友說、取道入蜀說、求食問衣說、失意歸隱說、遠遊淹留說等數種。其中最代表性的,是因關內饑亂而西向投奔親友的“萬裡饑驅”說。持此說者一般以下文為據:《唐書》載:“關輔饑,杜甫)輒棄官去”。德國人莫芝宜佳也認為:“杜甫離開北方,攜傢人到瞭南方,不斷地尋找著經濟上的救助人。”《〈管錐編〉與杜甫新解》P165,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年11月)。其實杜甫《秦州雜詩》第一首第二句“因人作遠遊”的“遊”字,表明杜甫的秦州之“遊”,至少應該有三種目的:遊學、遊歷、行吟性質的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