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曙光:論歐陽修對韓愈詩歌的接受與宋詩的奠基
文章分類:唐朝
陳寅恪先生論述中國古代的文化學術演進歷程,以中唐為轉關、趙宋一代為鼎盛,而韓愈、歐陽修則是中唐至北宋文化學術轉型中承前啟後、轉舊為新的關鍵人物。單就詩歌史而言,中唐至北宋一段亦為我國古典詩歌一大變局。在詩歌由唐轉宋的過程中,韓愈、歐陽修仍舊是起到轉捩作用的樞紐人物。韓愈堪稱中唐詩歌開拓新變的傑出代表,而歐陽修則是宋詩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對於歐陽修詩歌,古今一致認為韓詩是其主要藝術淵源。本文擬從接受美學角度考察歐陽修對韓詩的接受歷程,一方面,全面梳理韓詩與歐詩的藝術關系,通過歐陽修的尊韓、學韓,總結出歐詩從樹立典范、師法典范到獨創新意的詩學發展過程;另一方面,以期明瞭歐陽修對“寂寥二百年”的韓詩有“發明之功”,並於此基礎上進一步推究歐詩承韓對奠基有宋一代詩風所具有的深遠詩學意義。
一
歐陽修在宋詩發展史上得風氣之先,開一代新風,是宋詩中一大傢。梁昆《宋詩派別論》曾標榜“古文詩體”[1]P39),認為其盛行於北宋仁宗天聖至神宗熙寧間約40餘年,當時穆修、石延年、餘靖、石介、梅堯臣、蘇舜欽、歐陽修等人的詩歌皆以韓愈為宗,就中以歐陽修為領袖,號昌黎派。梁氏的昌黎派或古文詩體雲雲,其概念內涵並不十分明確,在文學史上恐不能成立。不過此論卻也指出瞭韓詩與北宋詩歌、特別是歐詩有著密切的親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