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光緒帝之死:慈禧因何做出“帝須先於自己命終”的決定?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康熙遺詔"原件曝光 雍正真是篡位上臺?
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是清朝的倒數第二位皇帝,他本是醇親王奕譞和慈禧親妹妹葉赫那拉·婉貞的兒子,本不是皇位繼承人,但是上一任皇帝同治死後,沒有兒子繼位,慈禧挑來挑去,覺得這好事不能給別人,所以,其親妹妹生的四歲兒子載湉就成瞭“幸運兒”,被慈禧立為皇帝。由此,載湉成瞭慈禧繼續弄權的又一個傀儡工具。
光緒二年1876年),六歲的載湉開始在毓慶宮入學讀書,他的老師是翁同龢,面對清末皇室被慈禧操弄的窘況,翁同龢希望能把光緒皇帝培養成一位有作為的青年皇帝,以振興清朝皇室。逐漸長大的光緒也開始立志成為能有所作為,以便改變大清當時的頹廢勢頭。
光緒十三年(1887年),慈禧在要求皇帝親政的輿論壓力下,為17歲的光緒帝舉行瞭親政典禮,然而已經大權在握多年的慈禧,哪肯輕易舍棄國傢大權呢?所以他以光緒皇帝太年輕為由,繼續進行訓政,這樣又過瞭兩年,她才讓光緒帝親政。但慈禧太後並不甘心徹底退出權力中心,她將弟弟桂祥的女兒立為皇後,即隆裕皇後,讓光緒皇帝在親政和大婚後仍然時時處於自己的控制之下。後來,經歷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和戊戌變法的失敗,光緒皇帝的意志消沉下來,再往後,更是被困居於瀛臺,形同廢帝,惟行光緒年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