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對後世棍術發展傳承的影響
文章分類:明朝
俞大猷,是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和一代抗倭名將,他一生致力於剿滅倭寇,歷經明代三朝,戎馬生涯四十餘年,久經沙場,戰功顯赫。他的《劍經》是我國武術史上第一部系統全面、精妙實用的武術技擊專著,被視為棍術之經典。我們今天研究俞大猷,對後世武術棍術的發展和傳承有著積極地影響。
一、關於“劍”的定義
中國古代對劍的定義和現在人對劍的定義略有差異。
現在人一般對劍約定俗成的看法是“直長,兩側開刃”。也就是說現在人對劍的判斷依據主要是看它是否兩側開刃;對刀的判斷最主要的依據看它是否是單側開刃。但在古代,據史料對劍的記載:“直長,或者接近於直長”。這個意思是說以兵器的形狀直不直而不是以兵器是否是單側還是兩側開刃來對劍定義的;對刀的判斷依據也是以形狀為主,“是否有明顯弧度”,而不以單側開刃做依據。
中國古代的地面武術器械劃分的不是很嚴格。冷兵器時代的大刀長刀),多用於馬上格殺步兵的武器,刀柄有固定環,作戰時騎兵把刀橫於馬側,拖刀前進,靠馬的沖力,像割韭菜一樣割過去。所以刀身寬闊,厚重不容易斷,帶有弧度,因為弧度能使碰到刀上的人頭或者其他物體產生力的分解,以減小刀身正面碰撞的力,避免脫手,因此刀在戰爭中的殺人多是用刃“剌lá”而不是用刃“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