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竹扇賦》體裁之我見
班固《竹扇賦》錄入《古文苑》)全文如下:
青青之竹形兆直,妙華長竿紛實翼。杳叢生於水澤,疾風時紛紛蕭颯。削為扇翣成器美,托禦君王供時有。度量異好有圓方,來風避暑致清涼。安體定神達消息,百王傳之賴功力,壽考安寧累萬億。
葛洪《西京雜記》註曰:“漢制天子玉幾夏設羽扇,冬設繒扇,至成帝時,昭陽殿中設九華扇、五明扇及孔雀翠羽諸名。其華飾侈麗不言可知。孟堅班固之字)在肅宗章帝劉炟)朝時以竹扇供禦,蓋中興以來屏去奢靡,崇尚樸素所致,賦而美之,所以彰聖德養君心也。”
不過,歷來對班固《竹扇賦》也有以“準七言詩”目之的,理由是其乃二句一轉韻的七言句構成。由此而生發出對《竹扇賦》的體裁之爭。
一、《竹扇賦》是七言詩嗎?
兩漢時期的七言詩基本上每句用韻。七言與四言、五言相比,句內字數較多,可以表達比較復雜、完整的意思,所以一句就相當於一章,每句都須用韻。而班固《竹扇賦》似乎也可看做為七言詩。因為從其文章構成上看,每句七個字,共十一句,隔句押韻。全文若用古音誦讀,從韻律和節奏看確為兩句一轉韻。因此似乎可以說它是一首準七言詩。不過,由此卻帶來瞭一連串問題。第一,葛洪在《西京雜記》中為何要說《竹扇賦》“賦而美之”,而不說“詩而美之”?第二,班固為何不直接取名為《竹扇詩》或《竹扇歌》,卻要名之為《竹扇賦》?班固所創作的詩歌均名為“……詩”或“……歌”,惟獨兩首例外:《詠史》和《長安》。)第三,在班固以前的七言詩大多夾雜有“兮”字,有明顯的騷體風格。就班固本人的詩來看,其所謂七言詩包括七言句)幾乎每句用“兮”,可謂純正的騷體七言,無“兮”字的隻有四、五言詩;比其稍晚的張衡《四愁詩》被眾多學者認為是整齊的七言詩尚且雜有“兮”字句,亦未脫騷體的痕跡,可見騷體詩對兩漢文人創作影響之大。班固在他所處的時代是否會作出像《竹扇賦》那樣的“七言詩”來,很讓人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