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秋風,積健為雄——劉禹錫《始聞秋風》賞析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顏真卿竟然還有這幅作品?
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五夜颼飀枕前覺,一年顏狀鏡中來。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始聞秋風”,謂初秋時節剛聽見秋風的聲音。詩人晚年多病,這大約是其晚年的作品。
首聯用擬人化的手法,視“秋風”為老朋友,以“秋風”與“我”敘舊的口吻寫道:去年看罷黃菊盛開,我與您離別;今日聽到玄蟬詠唱,我又回轉瞭來。菊花在農歷九月開放,九月是秋天的最後一個月;玄蟬即秋蟬,農歷七月開時鳴叫,而七月則是秋天的第一個月。“卻回”,即返回。奇特美妙的藝術構思,有“聲”有“色”的文學語言,活畫出瞭“秋風”與“我”的交情,將人們心目中那冷酷無情的“秋風”,寫得溫婉可人,充滿瞭人情味。詩人出手不凡。
頷聯以下,轉換為詩人的口吻。“五夜”,泛指夜晚。古代夜晚分五個時段,故稱。“颼飀”sōuliú),風的象聲詞。“枕前覺”,在枕上感知到。扣題中的“聞”字。“顏狀”,面容。又過瞭一年,面容當更顯衰老。而這變化因照鏡而看出,故曰“鏡中來”。人當老去,對時光的流逝與年齡的增長特別敏感,這是人之常情。但究竟是“人情老易悲”杜甫詩句)還是“老當益壯”漢馬援語)?卻是常人與志士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