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盧照鄰
盧照鄰,字升之,幽州范陽今北京大興附近)人。生於貞觀中期。自幼好學,十餘歲跟隨文字學傢曹憲學《埤蒼》、《爾雅》,又隨學者王義方學經史等。所以有良好的文學素養。
永徽五年654)盧照鄰不及二十歲,被授任為鄧王府典簽。據《朝野僉載》所記,鄧王李元裕府中“有書十二車,照鄰總披覽,略能記憶”。鄧王非常愛重他,對群官們說:“此郎,寡人相如也。”
盧照鄰的一生很坎坷。早年因“橫事被拘”坐過牢,並為“群小所使”,要予以加罪,後得友人援救,才得出獄。乾封三年668 年)左右,盧照鄰被任命為益州新都今屬四川)尉。此時期他心情是較低沉的,寫的詩如《寄贈柳九隴》:“提琴一萬裡,負書三十年……關山悲蜀道,花鳥憶秦川。”《贈益州群官》:“一鳥自北燕,飛來向西蜀……日夕苦風霜,思歸赴洛陽。”都表現出他懷才不遇遠客西蜀,孤獨悲苦的心情。就在新都尉任上,不幸染上瞭風疾,病情很重。任滿之後,不得不辭官。咸亨四年673),他在長安養病,曾“伏枕十旬,閉門三月。”當時名醫孫思邈正與他同住在光德坊的官舍裡,他得以有機會向孫思逸請教醫道,實際上他已得不治之癥。後來,盧照鄰由長安轉居太白山。據《新唐書》本傳所記,他在此“得方士玄明膏餌之,會父喪,號嘔;丹輒出,由是疾益甚”。後又移居東龍門山。此時他的傢境每況愈下。為瞭給他治病,他的母親和兄長不惜破產以供醫藥。他的傢庭經濟狀況非常拮據,過著“佈衣藜羹”的艱苦生活。由朋友韋方質、范履冰等不時供給他衣、藥。可是病情嚴重惡化,一手殘廢,兩腳痙攣,行動艱難,他在《釋疾文》中自述:“餘羸臥不起,行已十年,宛轉匡床,婆娑小室,未攀偃蹇桂,一臂連蜷;不學邯鄲步,兩足匍匐,寸步千裡,咫尺山河。”他仍以堅強毅力克服疾病的折磨,常以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司馬遷遭腐刑而著《史記》的精神激勵自己,先後寫出《釋疾文》、《五悲》等作品,這些作品在寫法上“頗有騷人之風,甚為文士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