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世:舉賢達能,豈有私謝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古代大名鼎鼎的毒婦:殘忍毒殺劉邦的兒子
張安世是漢宣帝時的重臣,在麒麟閣十一功臣中位列第二,僅次於霍光。他的父親就是著名的酷吏張湯,但他卻和父親相反,為人“忠信謹厚”,處世謀事都極為謹慎。張安世曾經舉薦過一個人,其人為此來謝,張安世大恨,以為“舉賢達能,豈有私謝”,竟從此和此人斷絕瞭來往。
舉賢達能,豈有私謝,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選拔舉薦幹部,為國不為己,為公不為私,但依賢能,但憑公心,既不能授爵公堂、感恩私室,更不能公器私用、借以謀私。歷史上,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東漢光武帝劉秀時期的陰興就是其中一個。陰興是劉秀皇後陰麗華之弟,為人謙退恭讓,劉秀幾次想為他加官晉爵,陰興卻一再堅辭,並曾以《易經》“亢龍有悔”的話告誡姐姐陰麗華:“富貴有極,人當知足,身居高位而不知自省,將恐盛極而衰,終遭敗亡。”陰麗華深受觸動,從此不為宗族親戚向劉秀請官求位。陰興與張宗、鮮於裒關系緊張,但從未將私人情緒帶到公事中,相反知道二人富有才幹,時常在各種場合包括在劉秀面前稱贊二人優點。他與堂兄陰嵩素不相能,但心裡卻十分欽佩陰嵩沉穩威重的性格。陰興病重時,劉秀向他詢問朝臣誰可堪用,他毫不遲疑地舉薦瞭陰嵩等人。與此相反,他與張汜、杜禽雖然平素交好,但知道二人華而不實、難當大任,因此盡管時常在經濟上資助二人,但從未為二人的官職升遷說過話。陰興這種公私分明的品格贏得瞭人們的贊嘆,“世稱其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