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敢稱帝受帝號的真正原因
文章分類:曹魏
你也會想看的:魏齊王曹芳因何失德而被廢
很多人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在大傢的心目中,曹操是個反面人物。實際上,曹操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傢和軍事傢,他統一北方,使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對於結束東漢末年的戰亂功不可沒。
一代梟雄曹操,出身卑微卻胸懷大志,憑借對權謀與智慧的妙用,在東漢末年的董卓之亂中崛起。到建安元年,曹操迎獻帝至許昌,扶天子以令諸侯。依靠如此優勢,梟雄奮起,統一瞭黃河流域,官拜丞相,封魏王,成就宏圖霸業,開創瞭三國鼎力的局面。
曾被認為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在其“知天命”之年達到瞭勸方的巔峰。然而,他最終沒有承接“天命”登上帝位,給世人留下瞭一個千古之謎。
東漢末年,漢室衰微而天下大亂,但綱常倫理、忠孝禮義仍在。曹操雖有雄才大略,亦擺脫不瞭儒傢文化的影響。在爭權奪利、內征外戰的血雨腥風中,一直以天子之名出師,以捍衛朝廷的名義進行戰爭。曹操深知,如果自己廢獻帝,登帝位,那他將淪為前夫所指的罪人,難逃今生來世歷朝萬代的唾罵。這是一代梟雄背負不起的指責,曹操也不例外。他一再表明自己絕對沒有稱帝的野心,而是衷心輔助的“賢能將相”。足見其受儒傢正統文化影響之深,斷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背負亂臣賊子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