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三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詩,第一首最經典
文章分類:唐朝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傢。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我們在小學中學也都讀過杜牧的詩,杜牧也是活躍於語文課本的一個常客。我認為,杜牧的詩還是很有特點的,很有俊爽的風格,能在峭健之中而又有風華流美的姿態,在晚唐是傑出的,在整個唐代詩壇中是獨創的,很喜歡杜牧的風格。
我們一起來品讀這三首詩歌,第一首最經典瞭,都不會很陌生。
第一首是《清明》:
相信大傢都不陌生,每逢清明節,杜牧的這首詩歌就會被拿出來,寫清明春雨中所見,色彩清淡,心境淒冷,歷來廣為傳誦。還有那個“杏花村”也有商傢把這作為酒的賣點,蹭一點文化的氣息。
清明這個節日,在古人感覺起來,和今天對它的觀念不是完全一樣的。在當時,清明節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鬱的大節日,本該是傢人團聚,或遊玩觀賞,或上墳掃墓,是主要的禮節風俗。詩人孤身行路,觸景傷懷,那就更容易惹動瞭他的心事。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濕,這給行人就又增添瞭一層愁緒。詩歌原文: